至於以後,以後再说吧。

    其他的诸如兵部,只负责地方军器将作,还有屯田事宜。

    此外的工部自然是负责天下道路、水利等基建,以後不cHa手兵部的将作,兵部成了後勤部门。

    接着是农部,由大农寺升格上来,废除跟财税相关的衙门,以後只负责劝课农桑,观察节气,研发种子,改进农具等等。

    说到废除财税相关的部门,户部也被废了,往後户部只负责人口政务相关的内容,对於收税的义务无了。

    收税改为税部负责,皇帝直辖。应昭给自己加了一个税部尚书的官职,摆明了态度,想要逃税先过老子的刀子再说。

    而受到了税应该仓储和度支,这个就是仓部的官职,不过仓部基本上没有作用,因为暂时还是应昭一个人说的算。

    医部就是公共卫生部门,下设太医寺、卫生寺等衙门,专门负责疾病、瘟疫、培养医生等任务。

    经过一番调整之後,除了太常寺还在主管国家的祭祀之外,基本上剩下的全被应昭进行了内外廷的区分。

    g0ng内有六监:司礼监(负责皇室祭祀、督管铁券、诰敕、贴h、印信、图书、勘合、符验、信符)、内官监(负责内官人事任免)、御用监(负责皇帝的车马、冠冕、袍服、靴袜等)、尚膳监(掌管皇帝和内廷一切官员饭食)、神g0ng监(负责各监行移、关知、勘合、并跟随皇帝,负责导引清道事物)、清g0ng监(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,也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)。

    内g0ng六监,各监分设太监、太令。

    内官升任为太监,g0ngnV升任为太令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应昭并不打算在内廷里头分内官和g0ngnV之间的区分,凭本事晋级。

    并且对内g0ng的人员进行调整,尽可能不收太监入g0ng,就算收也得是某些不成长大的战敌之後,经过培养和洗脑再用。

    其实应昭也考虑过废了太监,但第一个反对的反而是陶太监这个老人,应昭权衡之後,还是选择了保留,但尽可能不要用汉家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