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像这种景象,实际上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!

    也就是说,梁月早在七八年前,其实便已经开始在布局这套体系了。

    俗话说得好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人的地方就得吃喝拉撒~

    尤其是人多了之后,对各种资源的消耗就多了。

    随着一整条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的逐渐落实,广大的关中地区从数年前开始,就已经显露了繁华之相。

    全国各地的大量的人员,人才,纷纷汇聚于此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的出现,自然是促进了本地区的繁荣与发展,但其间的消耗也着实不少。

    就拿各种的粮食,蔬菜,肉,蛋,奶等必需品而言,每一日的供给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。

    这在物产资源并不算丰富的民国,显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。

    好在,梁月对此也是早有所料,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上了……

    除了开垦新田,雇佣农闲与无家可归之人帮忙种地之外,还在周边地区建立了不少的化肥厂,大型规模化养鸡,养鸭,养猪厂等。

    后来,梁月还专门在北方的草原上,建立了一片牧场,招了当地牧民帮忙放牧与管理,如今也早已是见到了成效。

    另外,位置再靠北一些,在浩瀚的玄武湖上,每到寒冬时节,大批的湖鱼便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,被捕捞上岸。

    在这年代里,运输是个大难题,但对于梁月来说却并非如此,仅一个来回,他就至少能带回几十万吨的收获。

    不过,这显然并非是个长久之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