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快快快,张榜了!”

    “呀,恭喜张兄!恭喜张兄!高中啊!”

    在长安城西门,放榜的地方围满了看榜的学子。人头攒动,摩肩接踵。

    194年重病中的皇帝改元,将益州牧南星提拔为摄政王,代管朝政。而这次,满朝文武无一人反对,上书的奏章也都是一片赞颂夸耀。而推广多年的学堂制的第一批学生也差不多顺利毕业,参与了南星上任后的第一次全国大考。

    各部门按照自身需要,都出了用来考察适合自己部门人才的试卷。荀彧将所有卷子都挨个审查后,交给南星重新审一遍后就可以交给工部去印了。

    卷子以策论文章为主。原本南星是打算按照现代的考核方法来的,填空、选择来一套。但在众人的劝阻下还是放弃了。

    郭嘉甚至说,“主公就是打算折腾人吧!再说了,这样也不会选出大才啊?”

    南星不服,问他为何?他又摇摇扇子道,“有道无术,术可得;有术无道,止于术。”轻浮的动作更本就不像是刚刚说出高深话语的样子。

    但谁让南星早就习惯了呢?自己琢磨了会,明白了过来。若是考教文章策论,学子所思所想自会体现一二,只要心中有思想,就是不会也能学的很快,此乃有道无术,术可得;但若是仅仅将思想局限在“答案”中,便是只有术,而无道了。

    说白了,现在就算是每个村都有学堂,教育还是一个高成本的事情。能太学毕业,绝对是高精尖人才,若是这些人才都只会用“术”,而心中无“道”了,那灿烂的中华文明自然也就不要想着有人继承了。

    朝廷官员想的都是这些,反而没有人在乎考试题目出什么了。

    南星自觉自己不擅长这些,就直接放手让提意见的郭嘉去做了。左右她升职后,太学祭酒没人做了------这么热心教育,那就干点实事吧!

    这个安排引得郭嘉几度不满就是后话了。

    虽然因为刺杀发配了不少人,但人才储备制度和晋升制度在南星十年的努力下已经非常完善了,可以直接搬进朝堂来用,所以也没有造成公务的混乱。

    当然,更重要的是因为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