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时候国内肯定会有不少臣子说太子莽撞,不够稳重,对于儿子稳定的储君之内,以及未来接掌大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。而且消息泄露,万一被宋朝人知道,会不会对儿子不利呢?说到底他最为担心的还是儿子的安全。

    所以,眼下这件事不能声张不说,还必须要严格保密,防止消息走漏。这一点,耶律乙辛做的一点没错,接下来的事情也少不得需要他来配合。

    唉!

    这孩子,到底还是年轻,让人很不省心啊!耶律洪基叹息一声,却又无奈摇摇头,贪玩乃是他的天性,儿子这点也是像自己,如何能怪他呢?

    为了隐瞒耶律浚私自前往宋朝的事实,耶律洪基只能对外宣称,皇太子在南京染病,特里公主亲自照顾。至于有人要去探望,则全部以太子生病需要静养为由婉拒。只要一国之君在,一个太子不经常露面并无大碍。

    只是欺瞒外人可以,对孩子的母亲萧观音自然不能有丝毫隐瞒。得知一双儿女竟然大胆去了宋朝之后,萧观音也是担心不已。两个孩子的安全确实堪忧,母子连心,她可以说是寝食难安。

    耶律洪基道:“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,之前乙辛已经劝谏阻止过了,没想到他们竟然一意孤行,趁着打猎的当口偷偷出逃了。”

    乙辛是知道的?

    萧观音瞬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。既然他知道,为什么不早些禀报呢?当然了,或许是来不及的缘故。只是既然他知道,为什么不做些防御措施呢?耶律浚比较固执,决定的事情很少有更改,耶律乙辛能不知道吗?

    如果他当真有些要防备,阻拦的话,耶律即便是想走,能顺利走掉吗?难不成他耶律乙辛连这点能力都没有?萧观音不相信,所以立即就有些怀疑耶律乙辛的动机了。她不像是耶律洪基那么毫无保留地信任耶律乙辛,而是看待的比较客观。

    加之当年林昭离开辽国的时候,最后面授机宜的那句话。以前萧观音可能没在意,当儿子逐渐长大,耶律乙辛在辽国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的时候,她注意到了。

    虽说她并不能清楚认识到耶律乙辛权力**有多强盛,甚至有意图对付儿子。可是她能清楚地意识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耶律乙辛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有些功高震主了。丈夫在的时候还能镇得住他,丈夫要是不在了呢?

    儿子虽然优秀,可到底还是太年轻。身为一个母亲,身为一个皇后,她不得不考虑的比较长远。丈夫却对此浑然不觉,依旧是玩心不减当年,许多的大事都委派给耶律乙辛,以至于他现在权倾朝野。萧观音好生失望,也十分担心。他深刻觉得,此举像是在养虎为患。

    时间长了,难保耶律乙辛不会有别的什么想法,有什么非分举动。尤其是林昭当年的特意提醒,他是知道什么吗?还是……虽说不清楚具体缘由,可是萧观音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,她对林昭有种莫名的信任。

    兴许是因为当年救命之恩,他给自己的安全感吧!想起林昭,萧观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,当年在辽河岸边的那个夜晚,想起那一场糊涂的旖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