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在队伍行进中,只有保持严密的阵型才不会被敌军所趁。

    因为敌军也不是傻子,看到你合围过来,他就傻站着不动,必然是会从两翼突围的,所以泰山军的包抄过去的两翼方面军必须能挡住敌军的突围。

    而除了必须在行进中兼顾防守,还有能和其他方面的友军形成密切的协同,不然敌军就可能会从夹缝中突围。

    所以鹤翼阵是一个大家都听过,也学过,但绝少用过的军阵。但恰不巧,此时在东阳亭战场的泰山军六个军正适合完成这样的布置。

    这六个军都是久经贯战的老卒,能在行军中也保持一定的密度;而六个军的军主也各个熟稔鹤翼阵的优劣,知道该如何查漏补缺,相互配合。

    而更重要的是,各军都有足够的突骑,他们往来于各军之间,时刻将各军的位置情况汇报给各自军主。

    如此,在综合判断敌我情况,以及为了抓住有利战机,张南决定主动出击。

    此刻,在他本阵的东阳亭岗哨上开始缓缓升起一面“振鹤”旗,当看见这面旗帜后,驻扎在亭外的旗鼓也开始升旗,同时休息在各哨点的哨骑也纷纷上马奔向各自的军阵。

    广大的东阳亭旷野上,无数哨骑来往,他们呼喝:

    “中军令,布鹤翼阵。”

    得到消息的各军主纷纷开始调度麾下各营,开始缓慢变阵。

    这是战前的最后一次布阵,一旦各军开始出发,再想变阵就是千难万难了。所以其余五个军主都很明白,大战要来了。

    最先完成布阵的就是左翼的豹韬军,其中他们军主郭默的将旗已经开始向前移动,围绕在这面将旗下的是各色军旗,无数甲士的精光照亮着那片天空。

    再然后,右翼的雄武军也开始完成了变阵,他们在其军主张达的率领下,开始以大横阵直接前进。

    这种横阵的好处就是可以用一个较长的横面来拦截这个方向的敌军,缺点也是明显的,那就是一旦敌军选择这个方向突围,此阵的纵深过潜,绝难拦住。